糖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阿斯利康罗氏等顶级药企青睐,这位85后 [复制链接]

1#

与很多更喜欢天马行空侃侃而谈的创业者相反,景栗科技的创始人赖罡斌应该算一个“非典型”创业者。

“赋能”、“想象空间”、“生态战略”这些在创投圈高频流转的词汇,在他与动脉网于初春进行的一次访谈里几乎听不到;把访谈录音转成的文字放到词频统计工具里显示,他说的最多的词是“服务”、“患者”和“效率”。

这3个词背后,是赖罡斌对患者服务价值的追求:在6年时间里,他带领景栗科技实现了从母婴孕产到医疗服务的业务跃迁,从而构建起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健康服务平台。

具体来说,景栗科技依托其在母婴和消费健康赛道的多年私域运营经验,在年下半年进入院外患者服务领域,成功打造了一个创新、有效的院外患者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的患者管理。

在目前交出的成绩单上,景栗科技已经累计服务万+患者,并吸引到阿斯利康、罗氏诊断等顶级药企纷纷合作,且在资本端获得了分众传媒、经纬中国、顺为资本、挚信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的押注。

但这些数据并不是观察景栗科技最完整的切面。因为如果说创始人的脾性影响着一家公司的文化,那么他的所思所想往往决定了企业的航向,以及最终能达到的高度。这次的访谈便围绕这个逻辑展开。

当然,在个人经历之外,我们还想探究的是,一家此前做消费健康的科技企业为何在拓展到严肃医疗后的短短1年多时间,便能获得顶级药企们的青睐?其究竟做对了什么?给行业以怎样的启发?

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掌舵者接下来还将带领景栗科技驶向何方?

大手术,小切口

“我特别喜欢医疗圈的一句话,叫大手术小切口。”坐在办公桌对面穿着休闲灰色外套,手里捧着水杯的85后创始人目光温和而执着。他说,“景栗反复在思考,我们要如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切口,能够真正把健康服务这个看上去很大的事情的价值一步步踏实做出来。”

这是我们与赖罡斌见面的场景,在上海市灵石路号61栋,景栗科技总部2楼“举个栗子”会议室,这是景栗科技创立以来的第三个地址。自从去年完成B轮融资后,景栗科技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人数也由多人跃升到超人。

在赖罡斌背后,有一幅蓝色大背景的卡通画,这是景栗科技发力母婴孕产业务时期的会议室装饰。“从母婴孕产到严肃医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为中国更多的,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患病人群能够做更多的一些健康服务。”赖罡斌告诉动脉网,“去年我们对公司未来20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大主题,即我们希望花20年时间成为全球领先的健康生活科技服务平台,这是景栗科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战略定位。”

围绕这个定位,企业究竟该怎么走?如何走?这是必须要优先解决的战略落地问题。

与一些创始人更愿意选择市场空间更大的领域进入不同,赖罡斌没有把行业中最热门的领域扫一遍,而是专注于趋势的洞察和对景栗科技自身“基因”能否适配趋势进行研判。

这或与赖罡斌创业前多年的咨询行业积淀有关:其曾任久谦咨询消费零售和大数据业务合伙人。也正是这段对行业纵深的研究经历,让赖罡斌能够在景栗科技前几年的发展中,坚持深耕行业,只有研究透彻,才能构建有效的私域行业解决方案。这是其在母婴孕产领域取得不错成就的原因之一。

“我们发现,人们对高品质健康生活的追求,以及中国老龄化、慢病化大趋势,皆会成为社会接下来的重要问题,助力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很大价值,但怎样找到一个好的切口进入这个赛道呢?”赖罡斌表示,“院外患者管理或是机会所在。”

这是在于,从行业层面看,患者对于院外持续管理具有巨大的需求。另外,受带量采购*策、技术创新升级等因素影响,社会对于院外患者管理投入持续加大;提供更精准全面的产品和健康服务,实现院外零售市场的增长,也成为药械厂商们关心与迫切的需求。

不过,院外患者管理这个市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从市场格局看,国内外药企、数字健康企业均有布局,只是各自的侧重有所不同,有的重视主动式患者管理,有的聚焦传统院外随访,有的发力专科慢病……

但从行业的进展看,整个院外患者管理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技术创新、布局深度上仍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核心主要围绕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让患者的治疗规范化,也就是院外管理的专业性;二是如何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触及传统医疗触及不到的地方,也就是让治疗更有效。

基于这个逻辑,如何搭建精准、高效的院外患者管理解决方案成为产业各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