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正加速向线上渗透。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正不断渗透进大众生活,各种以AI为基础的产品开始不断出现。而AI与医疗的相互结合也成为了未来医疗领域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这一热潮下,也使得AI医疗赛道上的玩家有了更多对资本市场的欲望。
近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了北京科亚方舟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亚方舟医疗)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一旦获得受理,就意味着科亚方舟医疗或很快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提起科亚方舟,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它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周亚辉,显然很多人并不陌生。曾任昆仑万维董事长的周亚辉,有着“独角兽挖掘机”的称号,他投资的趣店、映客、如涵控股、Opera等多家独角兽企业都已成功上市。
近期,周亚辉再发豪言:“科亚医疗将作为AI医疗估值最高的准独角兽企业,有望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周亚辉如此有底气?
图源自摄图网
近年来,AI在医疗影像识别、病情分析、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年,疫情的爆发使得资本处于寒冬,而以心血管AI为主打产品的科亚医疗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履获融资数亿元,还传出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着实让人惊叹。那么,按照当下的情况,未来科亚方舟的上市之路能否一路绿灯呢?
一年融资四次,科亚方舟为何博资本青睐?
据相关资料显示,科亚方舟是致力于用AI赋能影像和医疗大数据信息的AI医疗器械平台,也是全球首家同时拥有中国NMPA、欧盟CE、美国FDA三重认证产品的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企业。
其自主研发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深脉分数”获得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三类许可证”。正是靠着“深脉分数”这款市场最前沿的技术,即使在资本市场处于寒冬之下,科亚方舟也获得了不少著名机构投资者的加持。
截至目前,科亚医疗累计获得6次融资,尤其是在年,更是一鼓作气完成4轮融资,资金近9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方包括昆仑万维,IDG资本,雅惠资本等资本巨鳄。可以说,技术优势成为了科亚方舟赴港上市的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持续攀升态势,现患人数2.9亿,这为我国公共卫生及健康事业带来严峻挑战。而“深脉分数”可以用于冠心病早期诊断,减少患者治疗费用,这意味着拥有这项技术也为科亚方舟实现多轮融资助了一臂之力。
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科亚方舟所处的领域也是当下最火的AI医疗。自年开始,国家就多次颁布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涉及人工智能渗透的各个领域。年,在《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批要点》发布后仅半月,药监局再次展开了AI器械审批相关的会议,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推进会在京展开,大会之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在此成立。
图源:艾瑞咨询
换句话说,多项利好政策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医疗的发展。尤其是年,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同时,医院对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特别是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优质的医疗设备和医护资源大多集中在发达城市与地区,使得大量外地患医院,导致某些医疗机构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医疗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这一需求也刺激了医疗AI行业的加速发展。
而如GGV纪源资本等资本巨鳄们也从前年就开始积极地选择人工智能辅助诊疗领域的好公司,不得不说,科亚方舟正是站在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