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异常信号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微血管并发症,起病隐匿,肾脏损伤早期可以无任何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泡沫尿,高血压,水肿(脚,脚踝,手或眼睛肿胀)。如果发展到终末期肾病也就是肾衰竭,会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贫血等。
糖尿病肾病早期如何监测?
诊断糖尿病后,一定要定期筛查糖尿病肾病。首次筛查时间一般1型糖尿病为确诊后5年,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后即开始筛查。以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的筛查。
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以及血肌酐。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筛查十分重要,所谓“微量白蛋白尿”指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在30~mg,这个阶段是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而一旦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在mg以上,则为临床蛋白尿期,这时肾损害往往比较重了,发展也进入一个加速期,部分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很快下降。在开始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积极的干预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伤一定是糖尿病肾病吗?
糖尿病的患者发现尿检异常或肾功能损伤,是否一定是糖尿病肾病?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糖尿病5~10年后可出现微量无症状性蛋白尿,蛋白尿起初为间歇性,以后则变为持续性,肾功能也逐渐减退。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在经历长期的蛋白尿后,可逐渐发生肾功能衰竭。一旦发生,则预后很差,患者将可能死于尿*症。
随着临床上对糖尿病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提高,尤其是肾穿活检病理的开展,我们发现有不少糖尿病的患者,在发现尿检和肾功能异常后,通过肾穿刺病理察觉并不是糖尿病肾病,而是存在其他的肾脏疾病,或是糖尿病肾病同时合并其他的肾脏疾病,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全身疾病所继发肾脏损伤等,而且这部分患者的比例近50%。
因此,传统观念认为“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问题就一定是糖尿病肾病”的误区一定要纠正,尽早明确肾脏损伤原因,及时针对性治疗是关键。
重视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患者的肾活检病理
由于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性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而常规的血尿检测不能从根本上明确病因,因此,肾穿刺病理为糖尿病合并肾脏损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金标准。那么,所有的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肾活检穿刺吗?
一般糖尿病患者病程小于5年,但出现与病程不平行的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损伤;或短期内突然出现蛋白尿且进行性增多或肾功能快速进展;或糖尿病患者尿检存在肾小球源性的镜下血尿,这些情况下,经肾脏科医生评估后建议做肾活检穿刺。
来源: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推荐阅读
?注意避免!糖尿病检查的7大误区
?餐后血糖低于空腹血糖,是测错了吗?
?注射胰岛素需要注意的7个细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