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纪轻轻忽然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58927.html

病例一

今年12月11日上午门诊,一位公里之外的35岁女性患者在朋友陪同下前来就诊,因视力下降半年于10月份当地就诊,发现“双眼视网膜病变并出血”,同时检测空腹血糖20.0mmol/L,否认既往糖尿病病史。追问病史,已生育二孩,大孩出生7.3斤(现14岁),二孩出生9.3斤(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体重等于或大于克者,称为“巨大儿”)(现10岁)。近6年有多饮、多尿,无体重下降、多食,平时一直未引起重视未诊治。昨天护士教糖友如何注射胰岛素,她竟然胰岛素笔上的数字都看不清,正常书写的字也看不清.....

病例二:

今年11月6日接诊一位37岁二胎妈妈,否认既往糖尿病史。在妊娠16周产检时发现空腹血糖8.75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同时眼底检查:双眼视网膜玻璃体出血。

病例三:

今年11月6日接诊一位42岁男性患者,糖尿病病史3年,一直不规则服药治疗。从事拍摄电影行业,最近3个月在深圳拍摄电影,发现视力下降,视力仅0.6,眼科就诊眼底:双眼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空腹血糖14.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6%。

病例四

今年11月13日接诊一位29岁小伙子,因“视物模糊2年,加重半年”多次就诊眼科,10月份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轻度混浊伴后脱离,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空腹血糖17.2mmol/L,尿酮体2+。

短短一个月时间接诊4例年纪轻轻

(29岁到42岁)忽然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

原来是糖尿病悄然来袭或者才开始重视糖尿病。

触目惊心、任重而道远......

—Why?—

新时代糖尿病

日前,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了第八版全球糖尿病地图。新版地图显示,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年,将会有近7亿糖尿病患者。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

年糖尿病患病率(20-79岁)估计为8.8%,预计到年会达到9.9%。年全球糖耐量异常(IGT)(20-79岁)的患病率估计为7.3%,预计到年会达到8.3%。

图.年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糖尿病患病率

1/2成人糖尿病患者未得到诊断

年,估计全球有2.亿成人糖尿病患者(约一半患者)没有得到诊断,其中,84.5%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即使在高收入国家,37.3%的糖尿病患者也未得到诊断。

2/3的糖尿病患者在工作年龄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

下图展示了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前三位分别为中国、印度和美国,糖尿病患者(20-79岁)数量分别为1.亿、万和万。预计到年,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国家分别为印度、中国和美国,数量可分别达到1.亿、1.亿和万。

(红色竖线代表的是医疗卫生支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防治、刻不容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发达国家成人获得性致盲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的病程是发生DR的最主要危险因素。5年以上病程的1型糖尿病患者约有25%出现DR,病程15年以上者约为80%,同时,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生率达25%。在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3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DR,病程20年患者的DR患病率接近70%,而当病程达到25年以上时,25%的患者会发展成为PDR。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般会有看东西重影、眼前有黑影飘动甚至是视力下降等不同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眼睛不舒服,比如眼睛干涩,常以为是看手机、电脑多了或者岁数大了都会出现的,没太在意。到眼科就诊时,发现眼底有出血及渗出,虽然患者没觉得视力下降,但已经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Ⅲ期。也有些患者因眼睛不适,首次就诊眼科,才发现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等到出现视力问题才去查眼底,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还能够保存一定的视力,否则会造成失明的危险。

DR是可防、可控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防治DR致盲的关键。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正确的做法是从确诊糖尿病开始,就定期检查眼底,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当然,糖尿病不仅会引起眼病,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同样需要警惕。

1

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内容:

●优化血糖控制以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或延缓其进展。

●优化血压和血脂控制以降低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或延缓其进展。

2

筛查

●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病后的5年内,应该接受眼科医师或验光师散瞳后综合性眼部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该接受眼科医师或验光师散瞳后综合性眼检查。

●如果每年进行一次或多次眼科检查没有视网膜病变的证据,并且血糖控制良好,则可考虑每1-2年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存在任何水平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则应该由眼科医生或验光师至少每年进行散瞳视网膜检查。如果视网膜病变进展或视力受到威胁,则需要增加检查的频率。

●虽然视网膜照相可作为视网膜病变的一个筛查工具,但不能替代全面眼科检查。

●计划怀孕或已经怀孕的1型或2型糖尿病的妇女应咨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或进展风险。

●在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眼科检查应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进行,随后每3个月

和产后1年监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程度。

3

治疗

●有任何程度*斑水肿、严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兆)或任何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患者,应该立即转诊给有处理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丰富经验的眼科医师。

●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部分严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传统的标准治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以降低失明的危险。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兰尼单抗治疗非劣于传统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增值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有指征,以减少失明的风险。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用于中心型糖尿病性*斑水肿,该病灶位于中心凹下方,可能威胁阅读视力。

●由于阿司匹林不增加视网膜出血的风险,视网膜病变的存在不是用于心脏保护的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

参考文献:1.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DiabeesCare,Jan;41(Suppl1):S1-A.

2.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第八版世界糖尿病地图

赖丽萍,主任医师,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内分泌科主任,现任广东省第一届女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会委员委员,深圳市第三届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与代谢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肥胖与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内分泌疾病尤其在妊娠糖尿病和糖尿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攻妊娠糖尿病并开设本市首家妊娠糖尿病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省级1项、市级2项及区级1项,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

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