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诺和诺德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每周一次索马鲁肽2.4mg注射液(海外商品名Wegovy,以下简称“Wegovy”)在中国提交了上市申请,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此前,用于索马鲁肽降血糖适应症的药物“诺沃泰”已在国内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治疗领域为2型糖尿病,最高剂量为1毫克/周。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采访中注意到,虽然索马鲁肽在国内尚未获批用于减肥适应症,但许多非糖尿病患者也在使用该药来实现减肥,甚至一些远未达到肥胖的患者。标准的人。对此,药企和专家呼吁,处方药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任何与疾病治疗有关的问题都必须按照医嘱使用,不能乱用药。
有的患者一年内减重超过50公斤
“Novota”于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此后纳入医保,使众多中国患者受益。年底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近1.4亿,糖尿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显着。
刚刚30岁出头的文涛患有高胰岛素血症。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从一年多前开始注射诺沃泰以来,他的体重已经从过去的斤降到了现在的多斤。瘦了50多斤。
不过,今年以来,文涛发现,医院的“诺沃达”供应有时不稳定,医院经常面临短缺的情况。“我的病需要长期稳定的用药,最医院,以后会多准备一些,以防万一。”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40岁的张克大约5年前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巅峰时期他的体重接近斤。通过锻炼,张恪一度将体重控制在斤左右。但由于疫情期间缺乏锻炼,他的体重反弹至多斤。去年8月体检时,张恪的空腹血糖高达16。“这确实让我震惊。”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下,去年年底,张克开始使用“Novotaix”联合二甲双胍和地古舒林进行胰岛素激活治疗。经过一个季度的治疗,目前他的体重已经下降到多斤,并且坚持监测血糖,空腹血糖已经能够维持在5左右。目前,张克仍在服用二甲双胍和“诺维泰”。”来控制血糖。
和文涛一样,张恪也发现“诺和泰”很容易缺货。“尤其是月中以后,缺货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最近两个月缺货的时候,医生开了另一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替代品药物利拉鲁肽。”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利拉鲁肽是诺和诺德开发的上一代GLP-1药物。其药效不如索马鲁肽持久,且需要较高的注射频率。
张克分析,缺货可能是使用该药的患者增多造成的。“据我所知,我身边有几个肥胖的年轻人在吃这个药,不知道是不是糖尿病。”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还透露,医院门诊必须登记专门的专家号才能分配。“医院,分配了元的专家门诊号。”张恪说道。
第一财医院了解到,“诺维塔”的供应确实比较紧张。一位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是处方药,有内分泌专家账户就可以拿到,但不注册专家账户就不一定能拿到。”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Novotay”的生产商今年增加了在中国市场的供应量,以应对需求的大量增加。去年,诺和诺德GLP-1药物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37亿元,同比增长约两倍。
大多数标签外药物都是年轻人
不到35岁的王宝宝也考虑过购买“诺和泰”减肥。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没有糖尿病,只是感觉体重有点超重。经过自己查阅和分析信息,王宝宝最终放弃了购买的想法。
“很多和我同龄的朋友都在用‘诺和泰’减肥,我也认真考虑过要不要买。毕竟可以减肥,但我觉得长期调整生活习惯还是很重要的。”施工,否则注射后短期的减肥效果长期来看仍有可能反弹。”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如果像王宝宝这样超重的健康人目前使用“Novotai”,那就是典型的“超说明书”药物。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季立农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书面采访时表示:“目前,‘Novotax’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是处方药,患者必须严格遵照医嘱。针对糖尿病的临床试验最大剂量为1毫克/周,这与中国减肥研究的最大剂量为2.4毫克/周不同。”
纪立农补充说,用于2型糖尿病成人控制血糖和减肥的降糖药物不属于超说明书使用;如果糖尿病药物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则属于超说明书使用。
关于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我国目前推荐成人体重指数(BMI)≥24和≥28分别诊断超重和肥胖,略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对超重和肥胖的定义。WHO标准BMI≥25为超重;BMI≥30时肥胖。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与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考虑或使用有利于减肥或对体重有中性作用的药物。联合用药,如二甲双胍、GLP-1受体激动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波动,即体重由轻到重的波动,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应避免体重波动。”纪立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对于处方药的超说明书使用,我国有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的原则,遵循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临床诊疗指南、药品说明书的原则。在没有有效或更好治疗手段的特殊情况下,在获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医生可以使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注明但有证据支持的药物用法。实施治疗的医学证据。”同时,医院有相关规定和程序来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医院在医保范围内对“诺沃达”超适应症使用有严格控制,但对于自费购买“诺沃达”会放宽要求。
文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他所属的一个“患者群体”中,几乎有一半人只是想减肥。“这些人大部分是年轻人,也有一些是追求‘苗条’的女孩。”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文涛说,他曾经给一个女孩提供过《诺和泰》的镜头。“女孩打针后,体重直接从斤下降到斤,导致闭经。”他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所以这个减肥针不应该乱用,尤其是体重正常或者BMI正常的人,没有那么大的人。”
各类院外药品购买渠道泛滥
医院挂号开药,或者担心血糖正常不能开药,但又想用“Novota”单纯减肥的人,开始寻求其他方式购买药品。其中不乏本身就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士。
李田,一名医疗行业从业者,40多岁。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体重超过公斤,但属于“中心性肥胖”。所谓“中心性肥胖”,可以通过腰围来判断。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为成人中心性肥胖。
李天目前的血糖指数正常,空腹血糖在6左右,但他担心随着体重的继续增加,血糖可能会上升。在朋友的推荐下,李天通过所谓的“经销商”渠道私自购买了“诺和泰”。“现在这种药的代购很赚钱,就是医院开药不方便,或者不敢开药的心态,所以价格居高不下。”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还表示,虽然他买的药价格比医保价格高出近20%,但现在用了一周就能瘦两三斤,还是“物有所值”。他表示,代购业务非常“火爆”,目前货源稳定。
适用于糖尿病的Novotai纳入医保后,医院售价为小剂量1.5ml/瓶元,大剂量3ml/瓶元。
另一个公开的购买来源是互联网药店。第一财经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诺和泰”。可谓“泛滥”。1.5ml/瓶零售价-元;3ml/瓶的价格一般在0元以上。第一财经记者尝试网上购买。被要求填写适应症后,他提交给医生进行网上审核。处方开出后,他就可以购买了。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不过,李天对于网上买药还是有些顾虑的。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听说有一些仿制药,或者说是假药,所以不敢轻易去网络药店购买,毕竟是要注射到体内的。”
在欧美,Wegovy的“最强代言人”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国内,年轻人对索马鲁肽的了解大多来自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甚至已经成为平台。借助博主的“流量密码”,一些相关视频的评论区被数千条评论充斥,这也为一些非正式的“地下渠道”提供了“带货空间”,导致“*牛”开始倒卖”“诺沃泰”赚取差价,滋生“三无”假药潜在风险。
“其实,他们中有些人并不是全职*牛,他们也可能是病人,医院开的药不是自己用的,而是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其他有需要的人。”文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还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今年3、4月份,医院门口遇到“*牛”,询问他是否有“诺和泰”。“‘诺和泰’需要冷藏,所以我每次发药都会带一个小冰袋,*牛可能就知道我有这个药。”文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提醒,索马鲁肽对低温要求较高,在室温下长期保存会破坏药物活性。“*牛一般不会考虑药品冷藏的问题,所以从牛身上买来的药品很可能就失去了活性。”文涛说。
诺和诺德多次重申其通过正规渠道获得“Novotai”。去年6月,该公司发表声明称,注意到社交媒体平台上涉及GLP-1药物的虚假或误导性内容,并要求加强此类药物的使用,以避免患者和公众产生混淆。和误导。
“我们郑重提醒,‘Novotax’是处方药,诺和诺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