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发现,市民随地吐痰的现象有所增多,这或许与不少市民感染新冠病毒之后没有完全“阳康”有关。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多位市民、嘉宾以及医务工作者,请他们就此现象发表看法,也希望能为各位市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记者昨天早上去单位路上,在咖啡馆买咖啡时,迎面走来一位女士,从摘掉口罩,扭头吐痰,到迅速戴上口罩离开,前后不过几秒,让咖啡馆门口的路人避之不及。
在市区的一家停车场,一位收费员在不到半小时内多次随地吐痰,他对此解释说:“阳了还没完全好,外面一吹风,嗓子就有反应,(痰)要马上吐掉。”
一位市民朋友告诉记者,自己虽然“阳康”,但总感觉到喉咙里有一口痰,在办公室时,有时候她间隔几分钟就要吐一次痰,这样可以清清喉咙,不然嗓子会很不舒服。至于上下班路上,她坦言自己也会在路上直接吐掉(痰)。
在原徐汇区政协委员顾承华看来,吐痰是一种陋习,尤其是在当下情况,会感染他人:
我认为吐痰是一种陋习,深恶痛绝!不顾他人,放开喉咙,一吐为快,素不知多少多少细菌病毒随之扩散,损己形象,也害了别人。别人感染了再吐痰,如此轮回,最终又会害到自己!建议每个人都要备一张纸,现在纸巾每个人都会随身带啊,实在忍不住,就吐在纸巾里!总结一句:一切不文明之举,最终害的还是自己!
沪语作家胡宝谈告诉记者:“我身边有平时很注意个人防护的朋友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他自己猜测就是上个礼拜排队做核酸时,排在前头的一位女士摘掉口罩之后朝旁边吐了一口痰,当时他距离那位女士很近,根本来不及躲闪。”
胡宝谈所在公司主营业务是做空气净化,也涉及消杀业务,他认为,在当下,尤其要注意吐痰的问题:
研究表明,乱吐痰的确是会传播病毒的。如果是因为身体剧烈咳嗽,痰咳在口罩里,来不及拿纸巾的情况是有的,这我自己也有体会。但是,既然可以摘掉口罩再吐痰,说明还是有时间的,乱吐痰就不对了。我也理解,“阳了”以后是很难受很痛苦的,特别是一些白领刚刚“阳康”还要坚持上班,精力不济,平时应该不会乱吐痰。还是要将心比心,吐痰应该尽量避开别人,吐到纸巾里,纸巾及时包好后放进垃圾桶,避免将痰液中的病毒传播给别人。
在今年(年)3月,#西安一确诊病例被一口痰传染新冠#一度登上热搜。上海疾控当时曾对此发文分析:论一口痰如何传播新冠病毒,在报道中,病例A吐了一口痰,病例B吸入飞沫,不过几秒钟的间隔时间,虽不是实验室条件,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病毒完全可以保持活性。吐痰不仅会因清痰动作而呼出飞沫,还会在吐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飞沫。据查,3月6日西安当天风力为一二级。一级对应风速为0.3-1.5米/秒;二级对应风速为1.6-3.3米/秒。在此风速下,吐痰产生的飞沫足以水平传播6米远,推算的话飞沫高度能达到1.63米,在大多数人呼吸带高度范围内。
记者查询人民网·人民好医生客户端12月17日发布的《个人防疫手册(第三版)》,手册中特别指出:痰液是病毒的“温床”。痰液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病毒在其中,特别是冬天低温时,如果还在有水的环境下,存活十几天都有可能。
很多“阳过”的市民朋友表示,自己最近咳嗽、痰多,应该怎么办呢?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岸对此建议,市民近期还是要多喝水,每天ML,如果咳嗽比较严重、痰多,可以吃一点祛痰的药,比如咳嗽糖浆。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家人可以帮他多拍拍背;如果是卧床的病人,建议多翻身,也可采取俯卧位通气。
医院院感科主任张倩也提出个人建议:我们平时要坚持做好“咳嗽喷嚏还要遮”,用来遮挡口鼻或者擦鼻涕、吐痰的餐巾纸,要丢入垃圾桶,不要随地吐痰,为自己和他人都送上一份健康关爱。
我们也建议市民朋友,勿要随地吐痰,防止病毒二次传播,做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