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商务部发布了一则关于调整《实行进口报告管理的大宗农产品目录》的公告,关税配额外的食糖被纳入到了《目录》当中。
《目录》发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由于国际市场经验不足,盲目进口,造成损失。
这背后,是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我国对部分农产品通过关税配额管理的调整。
“被放开”的中国糖业
白糖,作为“被放开”的农产品之一,根据我国加入WTO所做的承诺,中国每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5万吨,配额内关税税率15%,配额外关税税率50%。
乍一看,这税率好像挺高,然而却远低于WTO成员的平均食糖进口关税97%的水平(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55%,欠发达国家为%)。
可见,白糖作为一种基础的战略物资,各国对白糖的进口,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相较之下,中国的糖业就显得格外的Open了。
或许,站在社会总福利的角度,降低关税,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然而,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则意味着中国糖业真正的波涛汹涌,开始了。
又或许,有人会说,那把关税涨回去就好了。
可惜,这事儿还真不是咱们自己可以说了算的。
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各种媒体官宣,在我们的认知中,入世总是好的。
只是,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有得到,就必然会有牺牲,譬如大豆,譬如白糖。
大豆的沦陷,白糖的“前车”
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国的大豆,由于需求巨大,国内的产量又不足,导致了80%以上的大豆需要进口,由此往下,中国的大豆产业链全部沦陷,身不由己。
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大豆的沦陷,也是从中国加入WTO开始的。
年以前,中国的大豆进口属于配额进口,进口数量受配额*策限制,一直处于较低且增量不大的状态。
、年,国内大豆连续两年出现减产,大豆进口配额制度暂停,同时将进口约束关税从11.4%下调到了3%。
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取消大豆进口配额管理,对大豆实行3%的单一进口约束关税*策,将中国的大豆市场完全面向国际开放。
进口量的逐年增加,让中国慢慢从大豆出口国变成了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大豆的“前车”,则像极了今天的“食糖”。
长期以来,中国国内的食糖产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年,中国的食糖消费量基本维持在-万吨左右,而食糖产量却有下降之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5月的预测,/20榨季国内糖产量约为万吨,而/21榨季预测产糖量则为万吨。
每年-万吨的消费缺口,只有依靠进口来弥补,让中国成为了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食糖进口国。
来源:Wind、光大证券
中国糖业的“痛脚”
除却产量不足以外,中国糖业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成本高企。
甘蔗是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全球80%左右的食糖为甘蔗糖,巴西、印度、中国、泰国、美国、澳大利亚都是甘蔗种植的大国,但是由于各国生产水平的不同,甘蔗生产的成本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来源:谭俊杰,《中国甘蔗成本结构分析及国际竞争力比较》
在全球糖市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中国不仅缺糖,产糖成本之高也是全球之最。
进口食糖,哪怕是配额外的,加上关税、运输费,也比国产糖来得更便宜,利润空间巨大。
/18榨季由于印度产量的快速增长,全球糖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全球白糖步入下行周期,而中国食糖的进口量却逐年上升,对国内白糖产业造成了持续损害。
根据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年5月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在原有的50%的配额外进口食糖的税率基础上,加征“贸易保障关税”,才让中国糖业度过了一段短暂的好日子。
尽管如此,这压都压不住的内外糖价价差,即使在“贸易保障关税”之下,对国内糖业的保护也只是“杯水车薪”。
来源:沐甜科技,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随着保障措施的到期,年5月22日,中国的配额外食糖关税重回50%的水平。
结语
也许,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食糖和进口食糖相较,都不可能存在比较优势。
可是,白糖作为一种基础的战略物资,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丢城弃甲”的存在。
这是对糖业的要求,也是对糖业人的要求。
一直以来,中国的糖业,从中国糖业协会、各地糖业协会到各企事业单位,都在为了中国糖业而努力。
作为中国糖业的一员,8月30日,中农网旗下沐甜科技(原广西糖网、昆商糖网)正式迭代推出全新版的沐甜商城(mt.ap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