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AI的应用如火如荼,在医疗领域也是如此。
一方面,以推想科技、汇医慧影、图玛深维等为代表的垂直领域创业公司频获融资。数据显示,自年到年,整个AI医疗行业共获得笔国内融资。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明显。百度推出对话式医疗辅助诊断应用“百度医疗大脑”,阿里健康和腾讯先后发布AI医学影像产品“DoctorYou”和“觅影”等等。
传统医疗上市公司也在布局。就在3月底,上市公司乐普医疗(股票代码)还发布了AI心电图自动分析和诊断系统,并获得美国FDA的注册受理。
然而,包括专业的投资人在内,人们对于医疗AI的争议与误区也普遍存在。比如,壁垒低、赚钱难、不安全、AI将替代医生等等。
文/白开水
来源/大健康参考
4月20日,在“第二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年会”上,北极光创投创始人H50轮值主席邓锋、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老鹰基金合伙人H50理事唐传龙、众信基金创始合伙人H50理事徐晓阳、推想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宽等人集中讨论了这些问题。
以下为部分讨论内容,大健康参考(ID
ajiankangcankao)做了编辑与整理:
争议一:壁垒低?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推想科技是中国较早用人工智能来做X光、CT这些影像处理的,进展也很快。后来我发现又出来一家,也很好。再后来,又出来一家。再再后来,出来3家、5家,一堆的,大家进展都很快。
我心里就开始打鼓了:如果新出一个团队,几个人干3月下来就跟你的数据差不多,这个领域的壁垒到底有多高?
推想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宽:所谓风口行业,特别是大量资本追捧的风口行业,它的技术差距一般来说不会超过2个月。但是医疗AI基本上是,我们的医疗AI一年半之前可用,到现在已经进了80家医院,对手们的一些可用医疗AI也开始逐渐出现。也就是说,医疗AI领域虽属风口,但技术和产品的壁垒是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对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而言,它的一个小数据集的准确率和真正可以被大范围使用时的稳定性。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看到市场上宣传说:(某公司)跑一个小数据集,比如例(该公司觉得此数据集很大),准确率达到95%。但这个产品到实际临床应用的时候,可能连一个大的肿瘤块都识别不出来,就会有巨大的风险。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我们没有投资推想科技的种子轮,但是A轮投了。第一次,我们想:你的同行太多了,肯定不会赢。第二次,我们觉得你可能是对的,这说明别人也看好你看好的事情。就像美团冲出来的时候,后来有个对手冲出来,说明大家都给美团做这件事投了一个赞成票。
争议二:难赚钱?
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医疗AI是一个B2B的生意。公司最后怎么分这个钱?是医院给你,还是什么样?医疗AI医院系统软件里的一个附加功能,还是说能找到一些新的收钱模式?
推想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宽:商业模式确实也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基本上每轮融资都在花大量的时间验证。
首先,在医院里,除药品采购以外,最大的投入是在影像设备的采购上。也就是说,医院本身就是有预算在影像上的,只要它确实能解决临床的问题,提升医生的准确率和效率。当然,从招标、采购到最后钱打进来,医院的采购流程比较长,但不能说医疗AI的商业模式有问题。
其次,AI技术可以大量释放产能,这也是一个可以变现的空间。
最后,我们说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中国比较适合落地,因为有大量的数据。事实上,这个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形成很好的销售——用中国的技术和数据,去做全世界的生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商业模式我觉得很难回答。既然大家都看不清楚,说明他们还有机会嘛。它和竞争壁垒这两个问题,都是既可以sayno,也可以sayyes,为什么不去sayyes呢?而且,从大方向来看,我们认为医疗AI是sayyes的。
老鹰基金合伙人唐传龙:AI用在医疗上,的确振奋人心。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