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一种全世界发病率都比较高的慢性病,让很多患者备受折磨。数据显示,我国是糖尿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之一,成年人发病率达到了12.4%,国内38.1%的人存在血糖异常的问题。但是和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糖尿病的患病率却一直处于世界平均值以下,并且逐年下降。
根据年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当年1.2亿总人口中,只有万人存在糖尿病前期症状。这还不是糖尿病患者的人数。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下降的现象,让很多国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日本人能将血糖控制得这么好?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其实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日本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是流浪汉。日本曾针对流浪汉进行免费的体检,但检查的结果却显示,不少流浪汉都存在高血糖、高血脂的问题。而引发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饮食”。
01中日饮食大对比,糖友要吸取教训
按理来说,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以米饭为主食的。而米饭的升糖指数确实比较高。可为什么日本人能够将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国人患糖尿病的风险却年年升高?问题或许是吃的方法不对。
日本人吃米饭等主食主要有3个特点:分量少、温度低以及种类多。
首先是日本人吃主食的分量非常少,当地称为:定食。大约每一餐的主食分量只有克至克左右。这样的分量能够较好地产生饱腹感,又不至于升高餐后血糖。
其次是日本人喜欢将米饭放凉再吃。米饭的温度越高,升糖指数也就越高,更容易影响餐后血糖的水平。但是在米饭放凉后,其中因为温度糊化的淀粉,也会慢慢地产生抗性淀粉。这种物质被肠胃消化的速度更慢,对血糖的影响也会更加平稳。
最后一点种类多,其实是日本人针对大米的种类也有研究。比如当地人喜欢吃的米饭口感更硬一些,一些品种的大米含有的淀粉含量也比较少,从而让升糖指数也比较低。经常吃这样的米饭,摄入的碳水总量也会比较低,更容易稳定血糖。
受到这3种特别的饮食方法的影响,或许才让日本的糖尿病患者数量能够逐年下降。
但也有人好奇了,为什么糖尿病这种富贵病会出现在日本的流浪汉身上?
其实人们不知道的是,日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定。他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