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把孩子鸡出抑郁症,把父母鸡出满身伤,这不
TUhjnbcbe - 2023/9/11 21:33:00

“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就希望你能出人头地!”

这是“中式家长”最典型的话语之一,你的家人有没有和你说过类似的话呢?

我的家人就天天说这样的话,真是压力山大!

01内疚的孩子,很难拥有真正的快乐

在综艺《放学后》中,四年级女孩吴欢芮就被她妈妈“苦情式的爱”,差点逼疯!

吴欢芮一向成绩优异,懂事乖巧。可每次写作业的时候,她的妈妈一定会在旁边盯着她,检查之前作业。如果得不到优秀,吴欢芮的灾难就要开始了。

吴欢芮得了B+,也是不错的成绩了。

但是,妈妈立马开始了一通怒喝:

“没有优秀,跟在良好后面的加号有什么用?”

吴欢芮也翻起了白眼:“你回到家,就不能和我好好说话吗?”

这下好了,妈妈立马开启了唐僧的唠叨模式:

“妈妈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为了让你有出息!”

“你一定要出人头地!”

这位妈妈像个复读机一样,没完没了,一遍一遍的给吴欢芮洗脑。

吴欢芮越来越烦躁,开始还忍着不说话。最后,她再也忍不住了,拍着桌子对妈妈大吼起来!

“你这样逼我,我也许真的会反!”

“你以后要是再说我,就别回来了!”

孩子有多爱妈妈,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吧?可吴欢芮却在这痛哭怒吼,让妈妈不要再回来!可见,这个妈妈有多让孩子崩溃。

妈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全家人都得放下手中的事情去找她。

最近看到一句话:好像妈妈永远都不快乐,而且能轻而易举得夺走全家人的快乐。

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句话,妈妈的苦,和全家人的苦,都在这句话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更让人崩溃的是,吴欢芮哭着向妈妈道歉,跟妈妈和解了。

妈妈的确不容易,一个月的工资,不足孩子一学期补习班的钱。

但是,谁有来给吴欢芮道歉呢?

她心理的伤痕,谁来弥补呢?

这真的是爱吗?这种爱,其实是对孩子莫大的伤害。要知道,把情绪憋在心里,是不会消失的,这就是孩子抑郁症的根本所在!

02自卑的孩子,很难拥有改变的勇气

内疚式教育下的孩子,或许可能成功,但更可能的是叛逆,或者自责、卑微,变成唯唯诺诺的讨好型人格。

在纪录片《父亲》中,农民工老韩用自己微薄的收入,供养儿子胜利读大学。

老韩将每一笔借出和支出都记录在小本子上,一笔一笔算给儿子看,让他好好学习。

他会特地写一些寄语给儿子,希望鼓励他好好学习。

比如这些话:“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学习再好,父亲没有能力支持你,你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

胜利在一旁默默听着,认真看着,没有说话,眼睛里满是自卑和压力。

胜利在学校,可不敢花钱吃穿。因为父亲让他“不要吃得太好”。

你能想象,一个20多的大小伙,每顿饭从不超过六元,荤菜隔几天才能吃一次,饿得真的是皮包骨头,只能在学校里捡瓶子换钱。

临近毕业,性格内向的韩胜利,在招聘会上默默地转了两个多小时,居然始终没有勇气开口说一句话,一份简历都不敢投。

长时间的压力和自卑,让胜利失去了信心和勇气。最终,他只好找了一个不需要上大学也能做的工作。

原本是向父亲致敬的一部纪录片,评论区居然都是代表孩子对这位父亲发出的声讨。

评论区的一位网友说:“即使已经熬出了头,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也表示自己失去了太多太多,自卑都刻进了骨子里。”自卑的他,连对象也不敢谈。

父亲爱孩子吗?当然是爱的,可惜这份爱太过沉重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也许你要说:那是父亲没钱!有钱一切都好说。

物质贫乏,可能只是暂时的,而内心的自卑,却会影响我们一辈子。胜利考上的是大学,还是02年的大学!为什么他没有找到工作?为什么他连简历都不敢投?

学习是对的,努力是对的,但这都和家里不富裕无关,别再和孩子说:“家里穷!”

03被控制的孩子,很难拥有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这两位家长还只是语言上的苦情攻击,而另一位妈妈就更狠了,直接动手打自己。

“她每次到那个地方又说错,我就扇自己一巴掌。”小桃不过就是作业背不下来,妈妈扇自己的脸,错一句,扇一下。

她笑得多开心啊!可女儿小桃的脸上,只有惊恐。

这位漂亮精致的妈妈,教育方式如此野蛮,就是“打”。除了打自己,平时妈妈也没少打小桃。

她用自己的行动暗示孩子:我很生气,我这次没打你,我打我自己,但这都是因为你逼的!

看看小桃,真的懂事得让人心疼。别的小朋友在快乐玩耍的时候,小桃在干什么呢?小桃默默地离开人群,主动收拾着满地的书籍。

太懂事的孩子,恰恰证明,她的家长不懂事!

他们以爱为刀,用内疚做刃,一下一下凌迟着孩子的心,嘴里说着牺牲和爱,实际上在表达:我付出了,我要得到回报。

这个潜台词是什么?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投资的工具。

这是“现实版樊胜美”洛洛在自己微博上曝光的对话,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些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一个名叫洛洛的女孩,因为意外,在钱塘江的潮水里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而他的父母,却用她的性命来向她的公司索要钱财。

“我培养她20年,要多少钱?”

这些父母用金钱丈量着女儿的生命,竟然是为她的弟弟多搞点房子首付!

洛洛生前成绩优异,20岁就跳级提前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名“杭漂”。

父母听说女儿的工资一万,不祝福也就算了,还立马向女儿索要钱财。

洛洛没有一万,父母就把她的积蓄全要走。可怜的洛洛经常入不敷出,她还得养着弟弟呢!

长时间的生活压力,洛洛陷入了抑郁焦虑的状态,还自残自杀过几回。

一些网友说:“如果工作忙起来,没钱吃饭,就没时间抑郁症。”

那洛洛呢?

这都是原生家庭逼出来的啊!

04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心理最大的*药

除了要求回报,父母的“爱”还体现在他们的控制欲上。

知乎上有过一个热帖:因为孩子成绩下降,妈妈一气之下,把孩子6年记录下的小说灵感一把火烧掉了。

这位家长的提问里,虽然白纸黑字地写着“我烧完也有点后悔”,可字里行间都是“她居然不听我的话?!”。

中国是式父母都有一个通病——如果他们有看不顺眼的行为,一定会和成绩和钱扯上关系。

“学习退步了,都是因为你看课外书、玩手机、回家不学习、上厕所太慢……”

“我花了这么多钱,不是让你写小说、谈恋爱、玩游戏的……”

而他们自己,都是因为“爱”,都是为你好。

他们真的“爱”我们吗?或许是爱的,但更多的,是他们病态的控制欲。

我们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任凭父母在上面涂涂画画。我们的行为模式,在少年时期就已经逐渐成形,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导致的。

一提到父母的伤害,大家都气得不行。

如果“爱之深,责之切”,那么请长大的你,勇敢地说出:“这样的爱我不想要!”

05父母的PUA,就是对孩子的情感绑架

《奇葩说》优秀辩手席瑞曾在节目中说:“很多时候,’家里不富裕’也不过只是一句抱怨,但是孩子,会把自己当做父母不富裕的原因。”

孩子应该教育,请别在前面强调“家里不富裕”了!

也许“韩胜利”们,就能够走出农村,走向美好的未来。

父母通过“爱”的名义,给你施加伤害,让你乖乖听话。

这就是PUA。PUA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四个字:情感绑架。

“我打你骂你,都是为你好,让你长记性。你要学会感恩。”

“我为了供你上学,舍不得买很贵的衣服,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来报答。”

受到父母这样的PUA,长此以往,你就会产生严重的负罪感,甚至开始自我怀疑,演变成极度的自卑。

请记住,我们爱父母,但你们的生活过得不好,这不是我的错,我们不想替你去努力了。

爸爸妈妈,请不要用这种方式说爱我。

爸爸妈妈,请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和压力强加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应该被剥夺选择的权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快乐和充实的成长经历。

爸爸妈妈,请与孩子平等相待,听取他们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你们的爱是无条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把孩子鸡出抑郁症,把父母鸡出满身伤,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