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堆干柴充分燃烧,尽可能地发光发热,耗尽最后一滴,然后油尽灯枯?
新年伊始,众多打工人相关的新闻开始频繁登上热搜,让人应接不暇。
这不得不让人感慨,难道真的应了那句话,越往后,越是更加魔幻的年份?
新年第一天的工作日,很多打工人却没有如往常一样去上班。
不是因为阳了休病假,也不是去海南的阳光沙滩去度假,而是因为年底公司辞退了自己。
这其中就包括阿里、华为和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大厂。
一位华为的员工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年的个人历史绩效无C,半年绩效是B,属于是表现优秀的员工了。
然而,公司还是在岁末年终的时候辞退了他,理由一栏赫然写着:
“您不胜任工作”。
这位员工已经在华为工作三年。
小米公司最近也加入了裁员“豪华套餐”,大批员工在公司财务门前排起长龙等待领取失业赔偿,其中大部分人,是入职才四五个月的应届生。
当初招聘的时候,嘴里喊着小甜甜,蓝图描绘得天花乱坠;等到不需要你了,就干脆利落地说了再见,不留一片云彩。
当然了,疫情叠加其他多重因素,被裁的人无力指摘公司的薄情寡义,但也很难想象,马上要过年了,今年回家他们如何跟自己的父母、妻儿交代,如何应付每个月的房贷车贷孩子的奶粉钱,以及总是及时送达的房租水电单。
想要再找份工作?谈何容易!
同时还有许多人担忧自己因为被裁员而中断的社保年限。
但是这一次,这点担忧似乎成了多余的。
就在前几天,网上盛传一则消息:社保缴费年限要延长,从现在的15年提高到25-30年。
简直是平地一声炸雷。
而提出此建议的社保专家,理由充分:
人家发达国家都是要求民众30年缴费才能拿全养老金,咱们中国只缴15年就能领养老金,长此以往,养老基金库存严重不足。
“要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不能继续让打工人占便宜了!”
哪个打工人听了这话不得火冒三丈?
经济发展的红利被谁占了大头,您专家的心里还不清楚吗?
是谁曾经建议农民城里买房开车下地干活?又是谁建议失业人员把闲置的房屋出租增加收入?
又是谁动动嘴皮在大学里挂个名,就能拿大笔通告费代言费?
更加不要说,有些人公司根本就没有给他们购买五险一金。
撇开专家二字不谈,毕竟这个字眼最近已经让人极其火大,关于养老金蓄水池日渐干涸的消息,很早就有了。
在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中就这样直言不讳地写道:年养老金将耗尽。
这一年,也刚好是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突破5亿的年份。
而早在年的时候,全国社保基金收支结余已经连续第七年为负。
年左右,包括官媒在内的许多媒体宣传中,就已经出现了各种花式辅助名词,包括但不限于已经被网友吐槽过一轮的:个人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制度商业化。
养老金年限延长,如果说年都是在吹风,现在基本是宣告了一锤定音。
还在为几两碎银奔波的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目前的养老保险主要分两大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假设某地平均工资元,缴费基数是元至元。
按照最低元的基数缴社保,一个人每月缴纳的养老金为*20%=元,全年合计缴费元。
按照60%进入统筹账户,40%进入个人账户的标准,假设你60岁退休,个人账户中是/=元,统筹账户计发则是元。
最终,60岁的你每个月可以拿到元的养老金。
而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退休金更低,每个月只有元。
这些人,大部分是曾经为国家提供公粮、交纳农业税、修路架桥建设大坝的老农民。
把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提高到25年,当然有利于挽救国家养老基金面临崩盘的危局,但对于每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低收入者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例如,有人从45岁才买社保,正好到60岁退休交够15年,可以享受养老金。
而现在如果提高到25年,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一直工作到70岁。
此外是人口基数庞大的低收入者。
按照当前的社保最低缴纳标准,一年也要交出一万元左右。
而这些人中,很多一年甚至都赚不了一万块。
再延长到25年期限,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后是失业人员,尤其是中年被裁的人。
目前企业招聘有条不成文的潜规则,超过35岁的求职者,连投递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这就意味着,就算你下决心要在退休前交够社保,都不一定有机会。
而如果为了尽快补上社保年限,而选择一些收入低的职业,满足缴纳期限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前几天,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秦朔在一场演讲中,提到了年轻人躺平这件事。
曾几何时,年轻人似乎成了社会的众矢之的。
年轻人不再爱奋斗了、年轻人谈恋爱不再真诚了,等等。
秦朔则在演讲中直言:年轻人自称的躺平,其实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事实上,他们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生活。
而年轻人不愿进厂,并不是他们讨厌中国制造,而是制造业本身有问题,把人一个个像螺丝钉一样捆绑在流水线上,没有上升渠道。
“要让年轻人在工作中有成就感。”
“不奋斗,才难受。”
虽然他说得非常中肯,但我依然觉得像是引诱年轻人继续内卷的糖衣炮弹。
只要经历过职场PUA的打工人,都会深刻体会到:
躺平,实际上是内卷社会里,最实际的一条生存策略。
而绝非长辈理解的躺平:懒惰,不求上进,不愿吃苦。
现代人无论是谁,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减少生育和不必要的开销,降低负债,轻装上阵,以绝后患。
当现实是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也就没有人去关心“你幸福吗”这种不着边际的梦话式问句了。
END
#专家建议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