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先生今年46岁,是一名农民工。一年前开始出现乏力、心慌、爱出虚汗的症状。
医生建议他查一查血糖,以心慌、爱出虚汗的原因。可是姚先生拒绝了,他自己本来就有高血压,但是从不相信西医,也从不吃西药。
姚先生拒绝了医生之后,自己回家上网查资料。看到关于玉米须治糖尿病的帖子,文中提到玉米须是天然植物,泡水喝能降糖降压,姚先生觉得很有道理。
所以,姚先生每天都用玉米须泡水当茶喝。家人对他此担心不已,医院检查治疗,但是姚先生就是不听劝。他说他觉得自己这样就挺好的,不用其他人操心。
姚先生就这样固执的坚持喝了三个月的玉米须泡水,感觉口干口渴好些了。姚先生想再喝三个月试试,看看会怎么样。
三个月后,姚先生感觉全身乏力、腰膝酸软,食欲越来越差,经常头晕、失眠、便溏。双腿也开始水肿,而且水肿久久不见消退。直到这时候,姚先生想到医生的提醒,开始担心自己是否真的得糖尿病了。
玉米须
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还有不少的并发症。空腹血糖12.3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9.5mmol/L。
医生告诉他,糖前期的干预有助于预防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要是在姚先生出现心慌乏力、爱出虚汗的时候,查一查血糖,也不至于发展到今天。
姚先生听了非常后悔和懊恼,他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好时机,现在问题变得更复杂棘手了。
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及时诊断、进行干预,会有各种并发症找上门来。
玉米须
玉米须确实是降糖降压的常用药,适当配伍对很多疾病都有好处。但是在治疗方面,它不能单独使用,而是和其他药物配伍,协同发挥它的作用。
为什么喝玉米须是不能治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导致血糖升高。长期的血糖过高,会累及心脑血管、胰腺,严重的还可能累及神经系统、肾脏、眼、足等器官。
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中西药两种,西药有降糖药和胰岛素两种,中医有中药配伍。
玉米须很常见,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利水消肿、泄热、降三高、利胆护心、降糖止泻、平肝利胆。
玉米须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米须中确实含有多糖、黄铜、甾醇、有机酸,还有皂苷等多种的活性成分,但是它的作用效果甚微。更何况实验条件和人体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玉米须提取的成分、剂量、作用时间都没有明确的规范。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玉米须可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
玉米须
玉米须不能单独用来治糖尿病,是因为单独使用作用甚微。而在中药配伍中,玉米须配伍其他药物,诸药共奏发挥其功。
玉米须虽好,但不是人人都喝得。如:低血糖、尿频尿急低血压、缺钾等人群就不适合用。
所以,不建议糖友用玉米须泡水喝作为糖尿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玉米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案例)根据姚先生的自述和刻诊情况,拟方为:附子、肉桂、蚕茧、人参、黄芪、茯苓、玉米须、益母草、水蛭、大黄、当归。水煎服。
注:中医讲究一人一方,故不标注剂量,如需具体用药剂量,可评论和私信留言。
大黄
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水肿消退了些,有胃口吃东西,有时候晚上还可以睡个好觉。在原方基础上随证加减,继续用药1个月后,诸症基本不见,水肿消退了。患者不放心,服用至指标恢复正常,而且无明显不适感。近期随访,未见异常。
方中用附子、蚕茧、肉桂温肾助阳。用人参、黄芪、茯苓、玉米须益气健脾化湿。用益母草、大黄、水蛭、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湿、益气活血之功。
蚕茧
如何及早发现和预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的症状。仅少部分人出现心慌、手抖、出虚汗、乏力等症状。或是突发的饥饿感,少量进食后症状即可缓解。如何及早发现和诊断糖尿病呢?
益母草
①保持正常体重,即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kg/m2之间。
②避免腹型肥胖,腰臀比男性0.90,女性0.85。
③坚持运动,每周至少中等强度运动分钟。
④饮食多蔬菜、水果,少红肉;适当地以全谷类替代大米;食物种类多样化;少油、少盐、少糖,每餐七八分饱。
⑤定期体检;对血糖、甘油三酯进行监控,不仅是要预防糖尿病,还可以预防引起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结一下通过姚先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单纯地用玉米须泡水喝,并不能治糖尿病。反而会耽误治疗的时机,甚至是加剧病情。
茯苓
糖尿病前期及早处理有助于逆转,但是因其容易被忽视,所以等到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患上糖尿病了。
作为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糖尿病人群,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万万不要将玉米须单独当作降糖降压药来用了。
玉米须
对此,您怎么看?
留言参与讨论
文章仅供科普交流,请勿擅自用药。如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或者私信留言,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