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网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听到这个糖尿病控制要求,好多病友都炸了,
TUhjnbcbe - 2025/5/3 18:14:00

下面这个病例是我们在临床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情况。

32岁男性,患2型糖尿病5年,2年前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入院检查的HbA1c水平7.4%,空腹血糖8.1mmol/L,餐后2h血糖为10.6mmol/L。患者已出现轻度视网膜病变,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一直担心低血糖的发生。

对于这样一位患者,接下来该怎么治?

我们日常临床上可能会有2种考虑:

这例患者已经出现轻度并发症,而且他较年轻,可以继续调整胰岛素剂量,把HbA1c降低到7%以下;患者空腹血糖仍然较高,空腹不达标也会影响整体血糖达标率,建议以空腹血糖值达标为目标,进一步调整胰岛素剂量。

另一种可能是,认为患者HbA1c已接近达标,这个时候可以不再考虑降血糖,而是维持血糖稳定了;患者整体血糖已经控制较好,再增加胰岛素剂量,是不是比较容易发生患者一直担心的低血糖?建议不继续调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解读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了要求HbA1c<7%,还要求空腹血糖要尽量控制在6.1mmol/L以下。相信很多糖尿病朋友要炸了,血糖7.0已经很难了,还要再低吗?

一直以来,HbA1c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示HbA1c7.0%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此外,UKPDS研究发现,HbA1c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5%。

两项研究显示,在不同糖代谢水平以及降糖治疗不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中,FPG与HbA1c水平均有密切关联。

研究发现,FBG=6.1mmol/L时,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受损;而当FBG>6.1mmol/L时,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会受到限制。正因如此,年AACE指南中,对于大部分T2DM患者,建议HbA1c<7%,空腹和餐前血糖<6.1mmol/L,且无低血糖发生。

在中国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中,6.1mmol/L是推动HbA1c安全达标的理想空腹血糖目标值。

空腹高血糖的贡献度随HbA1c水平增加而增高,除了与HbA1c存在相关,通过对1,例中国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来评估胰岛素反应的变化与FPG的关系。结果发现,FPG增加代表β细胞进行性受损,并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呈正相关,是导致全天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对于这个病人来说,年轻,病史5年,已经出现了轻度的糖尿病并发症,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可能会延缓并发症的进展,保持有质量的生活时间会更长。因此要调整用药,经空腹血糖降到4.4-6.1mmol/L的范围内会更好。

综上所述:

对于较年轻,病史10年以内,无或者有轻微并发症患者,血糖能够达到接近正常人标准,对以后的预后和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都有积极的意义。这就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密切的配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血糖平稳,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到这个糖尿病控制要求,好多病友都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