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国外的一家报纸曾向民众征集关于“谁是最幸福的人”的答案。给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给病人治好病后目送病人远去的医生,建起沙堡、自得其乐露出的微笑的孩子及给自己的作品划上句号的作家,这是最后的投票结果。
但是,在毕淑敏的书中,我读到了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震撼的答案。
“大家说说,那谁是最幸福的人呢?”
那群旁人皆以为会处于绝望边缘的孩子,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
今天是“五一二”。
还记得吗,五一二,国之大殇。
北京时间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汶川发生达8.0级的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震感波及多地。近七万人遇难,人失踪,37万多人在地震中受伤。
那时候的我们,十岁初左右,无论是否经历过这场浩劫,大多对它记忆深刻。对小编而言,捐款、看新闻,是唯一能“帮上忙”的地方。
废墟纵横,满目疮痍,血迹如染,石头下想象不到有多少人被压着,缝隙中又有多少只手无力地伸出,这是新闻中留下的印象,也是我对地震灾区的刻板印象。绝望、哭泣、悲恸……应该是弥漫在空气中的吧,我想。
然而,毕淑敏书中的那群回答“我们”的孩子,就是遭遇了地震灾祸的灾区儿童。
虽然经历了天灾,虽然家园被毁、亲人伤亡,虽然每天提心吊胆提防余震,虽然住在帐篷吃着救济粮宛若颠沛流离,身体经历磨难,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后,他们没有徘徊在绝望边缘,反而,他们说:“我们是最幸福的人。”
不是事先准备,不是表面功夫,是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
?
?
他们何以是最幸福的人?
关于这点,在书中孩子们有解释。如果看到这里,你依旧怀疑自己的眼睛,不如怀着一颗敏感的心,继续看下去。
“大劫余生的孩子们,如此质朴地诠释了幸福。他们说,我们还活着,这就是幸福。我们还能上课,比起我们死去的同学们,这就是幸福。全国人民这样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就是幸福。我们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期望,我们要高高飞翔,这就是幸福……”
——毕淑敏
《恰到好处的幸福·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期望》
?
活着、能上课、全国人民的帮助、翅膀上驮着天堂亲人的期望,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熟悉又俗套的“感恩、知足”。
大劫余生,因为感恩、知足,所以尚能找到幸福的源头;而身体健全环境安全过着小日子的我们,却一直在苦苦寻找幸福而不得。
?
?
我们都可以是最幸福的人
幸福,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或是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而在知乎话题中它的解释为: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然而,人是很难称心如意的。正如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所说: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一种需求满足了,总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随之而生。
诚然,这种不断追求的心理让人类不断地发展进步,成为食物链的终端,却也让我们拥有越多,幸福感越低。我见过成绩优异的尖子生看不到自身优点陷于自我埋怨,见过家财万贯的富翁内心空虚宛若置身孤岛,见过身体健全家庭和睦的成人整日借酒消愁……
只看到你缺乏的东西,对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当然不会幸福。在这一点上,我想,十年前汶川灾区的孩子们的回答足以让我们深思和学习。他们还在寻找着金字塔里最低层次的需求,却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相比于生存,那些让你愁苦的因素又算得了什么呢?
你说社会越来越冷漠,何不自己伸出援手感受助人之乐?你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何不想想背后还有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你说社会分配不合理,何不专注于奋斗的历程而非纸上谈兵?……所有这些,换一个角度看,都可以剥开它的外衣尝到含在里面的甜。
??
助你寻找幸福吧
火山宝宝“那天是母亲节。我一回到家,便和妈妈说了句‘母亲节快乐!’妈妈笑了。记得那天,很少唱歌的她,在厨房做菜的时候唱起了歌儿。”
两颗心心心相拒“‘幸福是心中的阳光。’这句话来自一位盲人爷爷。乍一看这句话当然毫无特别之处,或许不过是某个中学生精致打磨的作文句子罢了。但是,它来自一位盲人的心。眼中的阳光,可能很美很灿烂,但是天地总有阴晴,日月总要交替;而心中的阳光可以一直在那里,一直照亮着你。”
风雨有意“连绵的阴雨,也恰巧处于人生失意期。走到操场,发现天边一束微亮却足够温暖的光。太阳出来了,雨后是天晴,即使经历了风雨也沐浴到了阳光,也算是幸福的蚂蚁爬上心头了。”
河语之声“回到家时肚子饿了,看到饭厅饭菜的香气氤氲盘升,那一刻真的感觉很幸福啊。”
?
这几个幸福小故事,有些源自网络,有些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小编身边的故事,希望你读完,感到温暖,寻找幸福的灵感灯泡被点亮。
今天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自年起,5月12日被确立为全国的“防震减灾日”。地震已经远去,家园已经重建,心灵的创伤正在慢慢愈合,那里的生活也早已回归正常,可是,这个日子仍然值得我们记住。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动,是对逝去的同胞亲人的悲痛,是对那些为每一个生命而努力的人们的致意,也是对当下幸福的一种提醒。
除了纪念活动,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是做好当下每一件事,珍惜生活,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细致地抓住我们身旁的小幸福。如此,我们便都可成为最幸福的人。
文字丨财院校区采编中心*春丽
编辑丨财院校区采编中心?上官超凡
图片丨图一、图二来自中国讲师网,图二来自微博,图三来自堆糖网,图四来自猎聘网,图五来自中国清明网,图六来自博客
排版丨新媒体中心罗亦宋
湖大青年传媒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你找到幸福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